科裕首頁 | 產品價格 | 公司介紹 | 圖文介紹 | 孵化技術 | 銷售合同 | 聯系我們

雞胚胎發育圖解     鴨的孵化技術    鵝的孵化技術     鴕鳥的孵化技術   肉鴿的孵化技術

 

鵝蛋的孵化技術

 

①鵝蛋的構造


不同品種的鵝蛋,其形狀、大小、色澤等方面雖不完全相同,但其構造卻是相同的,即由蛋殼、內外殼膜、蛋白、蛋黃、系帶、氣室、胚珠成胚盤7個部分組成。
一、蛋殼
蛋殼是鵝蛋最外一層,由碳酸鈣等礦物質和少量有機物構成。硬殼起著包裹和保護蛋的內容物等作用:一般鵝蛋殼的厚度為0.45~0.62毫米。四川白鵝的蛋殼厚度為0.55毫米,銳端比鈍端略厚,其厚度受遺傳、季節、營養、生理等因素的影響。蛋殼由海綿層、乳頭層和殼膠膜組成,蛋殼厚度的差異主要在海綿層,乳頭層的厚度基本一致。在蛋殼的外表面有一層膠質的殼膠膜,起著防止微生物的侵入和蛋內水分蒸發的作用,蛋殼上有許多微小氣孔,氣孔的大小有一定的差異,數量以鈍端最多,是胚胎氣體交換和蛋內水分蒸發的通道。四川白鵝蛋殼為整個蛋重的13.5%
二、殼膜
殼膜有內外兩層、外殼膜緊貼蛋殼,內殼膜包圍蛋白,內殼膜比外殼膜厚兩倍左右。兩層殼膜上均有氣孔,內殼膜上的氣孔較小,可防止外界微生物的侵入和起限制水分蒸發的作用。
三、氣窒
蛋在母鵝的輸卵管內內外殼膜貼在一起;蛋產出體外時,由于外界的氣溫低于體內溫度,蛋的內容物發生收縮,內外殼膜在蛋的鈍端互相分離形成一個空隙,叫氣室。氣室有供給胚胎氧的作用。種蛋越新鮮,氣室越小,貯存時間愈長,由于蛋內水分的蒸發。氣室也就愈大。因此,可根據氣室的大小鑒別種蛋的新鮮程度。
四、蛋白
蛋白為一種帶粘稠性的白色半流體物質。由內濃蛋白、內稀蛋白,外濃蛋白和外稀蛋白4層組成。蛋白呈堿性,蛋白內含有許多營養物質,以滿足胚生長發育的需要。四川白鵝蛋白占整個蛋重53.8%。
五、蛋黃
蛋黃位于蛋的中央,是由一層卵黃膜包圍的黃色的半流體物質。卵黃膜富有彈性,可保持蛋黃的完整性。由于鵝蛋晝夜新陳代謝率的的差異,形成由深淺卵黃相間的呈同心圓狀排列的結構。卵黃中含有許多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據測定,四川白鵝蛋黃占蛋重的32.7%。
六、系帶
系帶為蛋黃兩端并與蛋的縱軸平行的螺旋扭曲物,起著固定蛋黃位置的作用,使蛋黃位于蛋的中央,不與殼膜相粘連。它由內濃蛋白扭曲而成。
七、胚珠或胚盤
未受精的蛋在蛋黃表面有一個淡白色的小圓點,叫胚珠是沒有經過分裂的次級卵母細胞,受精后的蛋,次級卵母細胞經過分裂形成內層透明、邊緣混濁胚盤,是胚胎生長發育的原始體、比胚珠略大。

②種蛋的收集和保存

一、種蛋的收集
產蛋期的種鵝一般采用圈養和放養相結合,因不設產蛋箱、蛋直接產在地面墊草上故種蛋的及時收集十分重要:母鵝的產蛋時間不太集中,有的鵝群集中在上午產蛋,也有個別母鵝在午3時以前產蛋,因此,應先了解鵝群的產蛋時間待產蛋結束后再放出放牧,而且下午3時以前放牧的地點應靠近鵝舍以便部分母鵝回窩產蛋,母鵝開產后必須訓練其回窩產蛋,不能放任自流隨處產蛋,同時隨時保持窩內墊料的新鮮、干燥、松軟。放牧時如發現個別母鵝鳴叫不安,行動遲緩,有覓巢產蛋的表現,應捉住探摸,如觸摸有蛋,要將其送回到產蛋窩內產蛋,不能隨大群放牧。
二、種蛋的保存
(一)種蛋保存的條件
1.溫度 由于受精蛋在蛋的形成過程中已開始發育。產出體外時暫時停止胚胎發育。然而在一定條件下胚胎又開始發育,胚胎發育的臨界溫度23.9℃,超過這個溫度、胚胎從休眠狀態中蘇醒過來繼續發育,但這種溫度達不到胚胎發育的適宜溫度,則胚胎發育不完全、不穩定,容易造成胚胎早期死亡。如果種蛋保溫度長時間過低,雖然胚胎發育仍處 于靜止休眠狀態,但胚胎的生活力下降,以致死亡:種蛋保存的適宜溫度為13-16℃。
2.濕度 種蛋貯存期間,蛋內水分通過氣孔不斷向外蒸發,其蒸發速度與貯存室的相對濕度呈反比。因此適當提高貯存室內的相對濕度。盡量減少蛋內水份的蒸發,以保持相對濕度75~85%為宜。
3.翻蛋 蛋黃的比重較輕,浮在上部。種蛋在貯存期間,為防止胚胎與殼膜的粘連。避免影響種蛋的品質和胚胎的早期死亡,必須進行翻蛋。一般認為種蛋保存時間在1周以內,不必進行翻蛋,保存時間超過1周時,可每天定時翻蛋1~2次。
4.通氣 種蛋貯存室應保持良好通風,清潔衛生無特殊氣味。堆放化肥、農藥或其他有強烈刺激性物品的地方,不能存放種蛋,以防影響胚胎的生長發育。
(二)種蛋的保存方法和時間
種蛋存放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中,可保持良好的種蛋品質。有條件的地方可將種蛋放入有空調設備的庫房內。鵝的產蛋季節性很強,且集中在當年的11月份至來年的5月份大量產蛋、此期間外界的氣溫低、可將種蛋放入室內、但應防止室溫過低,也可采用不透氣的聚乙烯塑料袋,大小為71×118.5厘米,每袋可裝鵝蛋50一70個,但要經常解開口袋透氣,定時翻蛋,也可獲得理想的保存效果。種蛋即使貯存在適宜的條件下,也不能長時間保存,保存時間過長、蛋白本身的殺菌能力會急劇降低,水分蒸發過多引起系帶和卵黃膜變脆,酶的活動使胚胎衰老,蛋內營養物質變性。蛋殼表面微生物侵入蛋內影響胚胎,降低胚胎的活力。保存時間在2周以內,孵比率下降幅度小,2周以上時孵化率顯著下降、保存3周以上時孵化率急劇下降,因些種蛋保存時間愈短,孵化率愈高,保存時間最好控制在3一5天內,一般不宜超過7天.

③種蛋的選擇和消毒

一、種蛋的選擇
種蛋的品質制約著孵化率的高低,同時也關系到雛鵝的質量和成活率,因此,入孵前應對種蛋進行嚴格的選擇。
(一)內在品質
種蛋的內在品質是決定孵化效果的主要因素。
1.種蛋的來源 種蛋首先應來源于遺傳性能穩定、生產性能好、繁殖力高以及健康狀況良好的種鵝群,最好是母鵝在開產前一個月進行過小鵝瘟免疫的群體。在每年的孵化季節孵化場(廠)可先與種鵝戶(場)訂購種蛋供應合同,可采取適當的保護價格,以保證品質較好的種蛋來源。
2.種蛋要新鮮 種蛋保存時間越新鮮,胚胎的生活力越強,孵化率越高新鮮蛋的氣室較小,蛋白粘稠,蛋黃圓形且完整清晰,陳蛋的氣室大,蛋黃轉動快。
(二)種蛋的外觀選擇
1.蛋重 按照品種特點,選擇中等大小的鵝蛋入孵,種蛋過大或過小均影響孵化率和雛鵝的初生體重。初生重一般為入孵蛋重的60-70%。不同的品種,種蛋的大小不一致,在種蛋選擇時,一般超過該品種的±15%,均不宜作種蛋使用。
2.蛋的形狀 鵝蛋為橢圓。過長、過圓等畸形蛋均不能作種蛋入孵、否則孵化率較低。據四川農業大學家禽研究室測定,四川白鵝的平均蛋形指數為1.462,豁眼鵝為1.4一1.5。
3.蛋殼的質地 蛋殼結構應細密均勻,厚薄適度。蛋殼過厚的鋼殼蛋,過薄的薄殼蛋,殼面粗糙的沙殼蛋、皺紋蛋等均有不同程度地影響水分的蒸發和氣體交換,均不宜作種蛋使用。常用的檢查方法是敲蛋。通過輕輕碰撞,根據其音質來鑒定。完整無損的蛋音質清脆.破損蛋發出沙聲;鋼殼蛋聲音特別響。
4.蛋殼表面的清潔度 種蛋表面應清潔,不應有糞便或其他污物,臟蛋由于氣孔堵塞,妨礙氣體交換,影響正常的胚胎發育,死胚胎增多。對于一些輕度污染的種蛋,也應及時擦干凈。
二、種蛋的消毒
鵝蛋產出后往往被糞便、墊草污染,蛋殼表面的細菌和微生物大量繁殖通過蛋殼、殼膜上的氣孔進入蛋的內部。影響胚胎的正常生長發育:種蛋存放時間越長。細菌和微生物在蛋殼表面繁殖就越多,胚胎感染疾病的機會就大。因此、種蛋在入蛋庫前應及時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福爾馬林(甲醛)熏蒸消毒法
每立方米空間用高錳酸鉀15克,40%的甲醛溶液30毫升。熏蒸消毒20~30分鐘。消毒時最適環境溫度為25℃-27℃,相對濕度為75~80%。先將稱好的高錳酸鉀放入容積較大的陶瓷器皿中,然后倒人甲醛溶液。絕不能把高錳酸鉀倒人甲醛溶液中。關閉門窗消毒20~30分鐘,然后打開門窗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氣體排出。使用甲醛熏蒸消毒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上述藥物有很大的腐蝕性,化學反應劇烈,應用陶瓷或玻璃容器盛裝。
(2)種蛋從蛋庫或鵝舍送到孵化廠消毒室后,如蛋殼表面凝結有水珠,熏蒸時對胚胎不利,應盡量避免?蛇m當提高溫度待水珠蒸發后再進行消毒。
(3)熏蒸消毒時要關閉門窗、進出氣孔,消毒后迅速打開。防止消毒氣體對操作人員的危害。
(二)新潔爾滅噴消毒法
取5%的新潔爾滅原液,加50倍40℃的溫水,配成0.1%的消毒液,用噴霧器噴灑在種蛋表面,約經5分鐘藥液干燥后,即可 入孵或送入蛋庫。該溶液切忌與肥皂、堿、高錳酸鉀等配用,以免失效。
(三)百毒殺噴霧消毒法
百毒殺是含有溴離子的雙鏈四級胺化合物,對細菌、病毒、霉菌等均有消毒用用,沒有腐蝕和毒性。孵化機與種蛋消毒,可在每10升水中加入50%的百毒殺3毫升,進行噴霧消毒。

④種蛋的包裝和運輸

一、種蛋的包裝
種蛋的引進需長途運輸,如果保護不當,往往引起破損和系帶的松弛、氣室破裂等,致使孵化率下降。
種蛋的包裝工具可專用蛋箱,也可用厚紙箱或竹筐。紙箱內有硬紙片做成的方格,每格放一個蛋。兩層之間有紙片隔開。用竹筐裝蛋,在四周應放上一層墊料,一層蛋一層墊料,蛋與蛋之間的空隙用墊料塞滿,墊料可用鋸未、稻草、糠殼、刨花等。
二、種蛋的運輸
種蛋應做到快速平穩地運達目的地。冬季要注意保溫、防止凍傷、凍裂;夏季要注意遮陽,避免受熱,為了進一步減輕運輸震動,一般還要在蛋(筐)的底部鋪一層厚墊料。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種蛋的日曬雨淋。

⑤鵝蛋的胚胎發育和外形特征

一、鵝蛋的胚胎發育
鵝作為卵生動物,胚胎發育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一)胚胎在蛋形成過程中的發育,
卵細胞成熟后從卵巢脫落進入輸卵管,在輸卵管的喇叭部受精后,開始胚胎的早期生長發育。由于輸卵管內溫度適宜,受精卵在峽部開始細胞分裂,由卵裂經囊胚期,直到原腸期形成外胚層和內胚層,當受精蛋產出體外時,由于外界氣溫較低,胚胎暫時處于休眠狀態,發育停止,顯然胚胎在蛋形成過程中的發育時間較短,發育僅是初步的。
(二)孵化期中的胚胎發育
在適宜的孵化條件下,基本停止發育的胚胎又開始發育,到發育成雛鵝出殼為止的時間叫孵化期,鵝蛋的孵化期為31天。在孵化過程中,胚胎主要依靠胚膜吸收蛋內的營養物質,并通過胚膜、氣室和蛋殼的氣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通過不斷的新陳代謝,完成其發育過程。鵝胚在孵化期內的發育,大致分為4個階段。
1.內部器官發育階段在鵝蛋孵化的第1~6天,先在內胚層和外胚層之間很快形成中胚層,此后由這3個胚層形成各種組織和器官。外胚層形成皮膚、羽毛、喙、趾、眼、耳、神經系統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內胚層形成消化道和呼吸器官的上皮以及內分泌腺體等;中胚層形成肌肉、生殖系統、
排泄器官、循環系統和結蒂組織等。
2.外部器官形成階段在鵝蛋孵化的第7~8天,胚胎脖頸伸長,翼、喙明顯,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覆蓋有絨毛,趾出現磷片。
3.鵝胚逐漸生長階段在孵化的第19~29天,由于蛋白全部被吸收利用,胚胎逐漸長大,肺血管形成,尿囊及羊膜萎縮,卵黃囊吸入腹腔,呼吸轉為肺呼吸,并出現啄殼。
4.出殼階段鵝孵化的第30~31天,雛鵝紛紛破殼而出
二、胚胎發育的主要外形特征
第1天 胚盤明顯擴大,明區呈梨形或圓形,器官原基出現,胚盤出現原條。
第2天 出現血管,心臟形成并開始搏動,
第3天 羊膜覆蓋胚胎頭部,可見到卵黃囊血管區,似櫻桃狀。
第4天 頭部明顯向左側方向彎曲,與身體垂直,尾芽形成。
第5天 喙、四肢、內臟和尿囊原基出現。
第6天 肉眼可見到尿囊出現。
第7天 胚體極度彎曲,初具鳥形。
第8夭 眼球大量沉積黑色素。
第9天 出現口腔,尿囊明顯增大。
第10天 羽毛原基遍及頭、背、胸、腹等部,尾部明顯。胚胎的助骨、 肝、肺、胃明顯,四肢成形,趾間有蹼。
第11天 胸腔愈合。
第12天 背部出現絨毛,喙形成。
第13天 喙開始角質化。
第14天 尿囊在銳端合攏。
第15天 前肢形成翼,外耳道形成。
第16天 腹腔愈合。
第18天 全身覆蓋絨毛,但頭部尚不明顯。
第20天 眼瞼合閉,頭開始移向右下翼,
第23大 蛋白基本吞食完畢。
第25天 蛋黃開始吸入腹腔,開始睜眼。
第28天 蛋黃吸收完畢。開始啄殼。
第29天 開始出雛。
第30天 大量出雛。
第31天 出雛完畢。
三、胚膜的功能及胚胎的物質代謝
羊膜在整個孵化過程中,胚胎的營養和呼吸主要是靠胚膜完成。胚膜的發育對胚胎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胚膜包括以下4種
(一)羊膜
養膜在孵化的第2天開始形成。先覆蓋胚胎頭部,逐漸伸向胚體,然后包圍整個胚胎,形成一個囊腔叫羊膜腔。羊膜內充滿透明的羊水,羊水給胚胎早期發育提供水分,起著保護胚胎、防止胚胎粘連,免受外界損傷和促進胚胎的運動等作用。羊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酶,能把蛋白分解成氨基酸,為蛋白進入胚體的消化吸收創造條件。在孵化末期,羊水減少,羊膜貼覆于胚上,出殼后殘留在殼膜上。
(二)卵黃囊膜
卵黃囊膜是最早形成的胚膜,在孵化的第2天開始形成,到第10天幾乎包圍整個卵黃,卵黃囊膜上分布很多血管,形成卵黃囊血液循環,胚胎通過卵黃囊膜血管吸收卵黃的營養物質,并在早期經卵黃喉血管進行氣體交換,雛鵝出殼前兩天,卵黃囊膜隨同未利用完的卵黃一起被吸人腹腔,為出殼后的雛鵝的生長發育提供部分營養,在卵黃被利用完以后,卵黃囊膜收縮變小,最后在空腸和回腸的交界處留下一小突起
(三)獎膜
漿膜也叫絨毛膜,緊貼在羊膜和卵黃囊膜的外面。漿膜和羊膜同時形成,孵化前期相互緊貼,由于尿囊膜的發育,把漿膜和羊膜、卵黃囊膜分離,并貼到蛋殼膜上與尿囊外層膜合在一起。漿膜透明,無血管,故難于見到單獨的漿膜。漿膜可通過蛋殼膜為胚胎提供氧氣,具有協助胚胎呼吸的功能。
(四)尿囊膜
尿囊膜位于羊膜、卵黃囊膜之間,在孵化的第3天開始出現,以后迅速增大,至第15天時包圍整個胚蛋的內容物。在尿囊膜接觸蛋殼內壁繼續發育的同時,與漿膜結合成尿囊絨毛膜貼于蛋殼,尿囊膜上有豐富的血管網,胚胎通過尿囊血液循環吸收蛋白的營養物質和蛋殼的礦物質,并通過氣室和氣孔進行氣體交換。尿囊以尿囊柄與腸道連接,把胚胎的排泄物蓄積起來。因此,尿囊既是胚胎的營養和排泄器官,又是胚胎的呼吸器官。尿囊內充滿尿囊液,使胚胎與殼膜分離,具有保護胚胎和潤滑的作用。尿囊到孵化末期逐漸干枯,內貯有黃白色含氮排出物,出殼后殘留在蛋殼內。
胚胎的物質代謝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理生化過程。在孵化的頭兩天,胚膜尚未形成,胚胎主要通過滲透方式直接利用蛋黃中的葡萄糖,所需的氧氣從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物質代謝極為簡單。卵黃囊血液循環形成后,到第7天時,胚胎主要靠卵黃囊血管吸收蛋黃中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在孵化的第9~28天時,胚胎代謝旺盛,增重迅速,靠卵黃囊血管繼續吸收蛋黃中的營養物質和尿囊血管吸收蛋白的營養物質以及蛋殼中的鈣,胚胎對蛋白的利用日趨完全,分解產生尿素和尿酸。蛋白和蛋黃中的蛋白質大量減少,大部分轉化為胚胎組織、器官的主要成分,尿囊在蛋的銳端合攏后,胚胎大量利用脂肪
并沉積體內脂肪,胚胎骨化日益旺盛,蛋殼的礦物質大部分被利用,由于物質代謝不斷增強、胚胎產生大量體熱。在孵化的28~29天時,蛋白用盡,尿囊枯萎、開始肺呼吸、胚胎靠卵黃囊吸收蛋黃中的營養物質,這時脂肪代謝達到頂峰、胚胎產生的體熱更多。

⑥鵝蛋的孵化條件

一、溫度
溫度是鵝胚胎發育最主要的因素。在孵化過程中,胚胎發育對于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適宜的孵化溫度是鵝胚胎正常生長發育的保證,正確掌握和運用孵化溫度是提高孵化率的首要條件。
孵化過程中給溫標準受多種因素影響,應在給溫范圍內靈活掌握運用。小型鵝種給溫應稍低于中、大型鵝種;夏季室溫較高時,孵化溫度應低于冬、春季節等。雖然胚胎發育對孵化溫度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是超過給溫范圍會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因為鵝胚對稍高于或低于適宜的溫度范圍是敏感的。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胚胎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死亡。高溫對胚胎的致死界限較狹,危險性較大,如果胚蛋溫度達到42℃,經2~3小時就可以造成胚胎的全部死亡;低溫對胚胎的致死界限較寬,危險性相對較小。
由于鵝蛋的脂肪含量和熱量水平比雞蛋、鴨蛋高,所以孵化溫度應比雞、鴨蛋低,孵化初期,胚胎的物質代謝處于初級階段,產熱較少,又無體溫調節能力,需要比較穩定和稍高的溫度,以刺激糖類代謝,促進胚胎發育。
溫度過高,易使心臟和血管過度疲勞而出血,出現死亡現象。孵化中期,隨著胚胎的發育,體內產熱逐漸增加,孵化溫度應適當降低,孵化后期,胚胎產生大量體熱,這時可以利用胚胎的自溫進行攤床孵化,如果在出雛前不降低孵化溫度,就會妨礙體熱的散發,聚積有害的代謝產物,致使胚胎死亡。孵化期內孵化溫度總的要求是前高后低,在孵化的中、后期嚴防超溫。立體孵化器常采用以下兩種施溫方案。
(一)恒溫孵化(分批入孵)
通常孵化器內有3~4批種蛋,充分利用胚胎的代謝熱作為熱源,以滿足不同胚齡種蛋對溫度的需要,既可減少,“自溫”超溫,又可節約能源。采取恒溫孵化時,新老蛋的位置交錯放置,這樣老蛋多余的代謝熱被新蛋吸收,解決了同一溫度條件下新蛋溫度偏低、老蛋溫度偏高的矛盾,從而提高了孵化率。一般機內空氣溫度控制在37℃。這是在種蛋來源不充足的情況下通常采用的孵比方法。
(二)變溫孵化(整批人孵)
適用于種蛋來源充足的情況下所采用的孵化方法。由于鵝蛋較大,蛋內脂肪含量較高,在孵化的14~15天后,代謝熱上升較快,如下調整孵化機內的溫度,會出現機內局部超溫而引起胚胎的死亡,變溫孵化是根據不同胚齡胚胎發育的情況,采取適宜的孵化溫度。孵化第1天溫度為39~39.5℃。第2天38.5~39℃,第3天38~38.5℃,第4~21)天為37.8℃,22天以后轉入攤床孵比。
二、濕度
孵化期內,濕度對胚胎發育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適宜的濕度可調節蛋內水分的蒸發,并與胚胎物質代謝有關。
(2)適宜的濕度可使胚蛋受熱均勻。
(3)在出殼時濕度使蛋殼中的碳酸鈣變為碳酸氫鈣,蛋殼
變脆,有利于雛鵝啄殼、破殼。
在孵化的不同階段對濕度的要求不同,濕度控制的原則是“兩頭高,中間低”。鵝蛋孵化的第1~9天胚胎要形成羊水、尿囊液,相對濕度可控制在60~65%;第10~26天為50~55%,第27~31天為使雛鵝出殼正常,防止絨毛與殼膜粘連,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5~70%k。若采用分批孵化,孵化器內有不同胚齡的胚蛋,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60%,出雛期間增加到65~70%。
在孵化期間,無論濕度過高或過低,都會造成胚胎衰弱。孵化率下降和雛鵝品質差等不良后果。濕度過高,蛋內水分不能正常蒸發,雛鵝腹部容積較大。濕度低,胚蛋水分蒸發過快,個體干小,同時還容易引起絨毛與殼膜粘連,出殼困難。孵化期內適宜的濕度能使胚蛋受熱均勻,后期則有利于胚胎
的散熱,出雛期則有利于正常出殼。
三、通氣
胚胎在發育過程中,不斷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孵化過程中通風換氣,可以不斷提供胚胎需要的氧氣,及時排出二氧化碳,還可起到均勻機內溫度,驅散余熱等作用。早期的胚胎主要通過卵黃囊血管利用卵黃中的氧氣。胚胎發育到中期,氣體代謝是依靠尿囊,通過氣孔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氧氣;孵化后期,胚胎開始肺呼吸,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大量增加。若孵化機內二氧化碳含量超過1%,孵化率下降15%,如不及時改善通鳳換氣,畸形、死胚會急劇增加。在實踐中,孵化器通風裝置提供的新鮮空氣遠比實際需要量多,只要通風系統運轉正常,正確控制進出氣孔,一般不會發生氧氣不足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問題。若采用整批孵化,在孵化前期可以不開或少開通氣孔,隨著胚胎日齡的增加.再逐步加大或全部打開通氣孔。通風與溫度、濕度的控制有密切的關系。通風不良,空氣不流通,濕度增大,溫度不均勻;通風量過大,溫度、濕度又不易保持。因此,應合理地調節通風換氣量。
四、翻蛋
在孵化期間,定時翻蛋可使胚蛋受熱均勻:防上胚胎與殼膜粘連,有利于胚胎發育,促進胚胎的運動,保持胎位正常,有利于出雛。機器孵化翻蛋的角度以達到90℃為好,每2小時翻蛋1次。平箱孵化等傳統的孵化方法沒有轉蛋裝置, 因種蛋平放,可用手工翻蛋,翻蛋角度為180度,同時應調整蛋篩的位
置,可每天翻蛋6~8次,至少應達到4次。
五、涼蛋
鵝蛋比雞蛋大,在其單位重量的表面積相對較厚,其散熱能力比雞蛋低,加上鵝蛋脂肪含量高,孵化至16-17天以后脂肪代謝能力增強,因此,產生的生理代謝熱較多。在孵化后期必須采取涼蛋措施才有助于胚胎及時散熱。通常每天涼蛋2次,每次30~40分鐘,少則15一20分鐘,涼蛋時往往把蛋盤端出機器外進行,每次涼蛋時間不超過40分鐘.在夏季涼蛋時蛋溫不易下降,可以在蛋表面噴涼水,達到快速涼蛋的目的。蛋涼到用眼試有溫嘟嘟的感覺時,即可放入機器內。

⑦鵝蛋孵化方法

1.孵化前的準備孵化室在使用前應先清掃、消毒,通常與孵化機的消毒同時進行,入孵之前應對孵化機作全面檢查,包括電熱裝置、風扇、電動機、控制調節系統、機器的密閉性能、溫度計等。檢查完畢后,即可接通電源,進行試轉,觀察有無異常情況,然后調試好孵化機的溫度卡溫度穩定后方可入孵。
2種蛋入孵種蛋入孵,最好不要從貯存室取出后馬上入孵,應先進行種蛋的預熱處理,冬季和早春氣溫較低時,入孵前將種蛋放在孵化室內4~6小時,最好放到22~25℃的環境下預熱,因為種蛋在貯存期胚胎發育呈靜止狀態,預熱可使胚胎有一個逐漸“蘇醒”的過程,有利于胚胎發育,并可減少孵化器內溫度的下降幅度,不致于影響其他批次胚蛋的發育。鵝蛋比較大,在裝盤時適宜于平放,有利于胚胎發育,入孵時間以下午4時后為好,這樣大批出雛的時間在白天,工作比較方便。
3.照蛋一般孵化期內應照蛋3次,照蛋的時間和方法見后。孵化期間進行照蛋可檢查胚胎的發育情況,根據胚胎的實際發育情況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
4.轉盤 如果采用機攤相結合的孵化方法,二照以后可將胚蛋轉至(攤床上繼續孵化。如果采用全程機器孵化,到28天時,將蛋架上的蛋盤抽出,移至出雛機內繼續孵化,提高機內相對濕度,停止翻蛋,準備出雛。轉盤時間視胚胎的發育情況而定,如在有50一60%啄殼。轉盤較好。
5.出雛 出雛前應準備好裝雛鵝的竹匡,筐內應墊上墊草或草紙,一般每隔3一4小時撿雛1次。撿雛動作要求輕、快。先將絨毛已干的雛鵝迅速檢出再將空蛋殼撿出,以防蛋殼套在其他胚蛋上(使胚胎悶死。少數出殼困難的可進行人工助產,出雛期間,不應頻繁打開出雛機,以免影響機內的溫、濕度。
6.停電時取的措施 一般大規模的孵化廠應備有專門的發電化。如遇停電,避 必要的損失。如沒有備用發電機,應根據停電時間的長短、胚齡的大小用室溫高低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在早春室溫低,可用生火來提高室溫、每半小時人工轉動風扇一次,使機內溫度均勻,否則,熱空氣聚積于機內上部導致上部過饑下部過涼;若胚齡高,自溫能力強,應立即打開機門散瓜每隔1小時翻蛋,化以免種蛋產生的熱量過多;停電時間較長時,特別是胚齡小的蛋,必須設法加溫,改變孵化形式,胚齡大時可轉入攤床進行孵比。
(五)嘌蛋法
嘌蛋是將孵化到一定胚齡的胚蛋運送到另一地方出雛的孵化方法,可減少運輸費用,并避免長途運輸雛鵝造成的傷亡,距離運輸胚蛋,比運輸雛鵝安全、方便。嘌蛋孵化已 成為家禽孵化生產中的專業性行業。
1.嘌蛋的主要用具
1)蛋筐多數采用竹蔑編制成,其底面直徑140厘米,頂面直徑130厘米,高18~22厘米,筐蓋和頂面大小相同,周圍有孔以便通風散熱。
2)覆蓋物主要有棉絮、被單、毯子、塑料市等。主要應根據啟運瞟蛋的季節和胚齡的大小選擇適宜的覆蓋物。另外還備有噴壺、塑料桶、溫度計等用具。
2.啟運胚齡嘌蛋啟運的胚齡要根據運輸距離的遠近而定,以出殼前到達目的地出雛為原則,鵝的嘌蛋早在17天就可起嘌,但以23~24天以后開始裝筐啟運為佳。胚齡越大。嘌蛋在運輸途中越容易管理。
3、嘌蛋的管理
在不同季節運輸嘌蛋的管理要求不同。在冬季和早春,氣溫低,嘌蛋的管理主要是保溫,裝放嘌蛋的竹筐四周應用紙糊嚴,筐底鋪一層墊草,每筐放2~3層蛋,上面覆蓋棉被或棉毯保溫;在車船上可將幾個竹筐堆放在一起,放在避風處,四周用棉絮裹緊、嚴防雨淋,每2~3小時檢查1次蛋溫,一般上面筐蛋溫易升高,如發現蛋溫過高;應及時調筐。在同一筐內,如果中心蛋和邊蛋、上層蛋和下層蛋溫差較大,應及時翻蛋,使胚蛋受熱基本一致。
在夏季,外界氣溫較高,瞟蛋的管理主要是散熱,如果環境溫度達到30℃以上時,竹筐四周不能用紙糊嚴,筐底也不宜鋪太厚的墊草,筐內只能鋪一層蛋或一層半蛋,即中間一層、四周二層。如果胚齡較小,可放二層或二層半,在車船上盡可能單筐平放,不宜多筐堆放,途中應防止日光的曝曬和雨淋,還應及時檢查蛋溫,并增加調筐翻蛋次數,
 

⑧孵化效果檢查
 

孵化效果的分析和檢查,是提高鵝蛋孵化率的基本措施,人為地掌握和克服影響孵化效果的環境因素,給胚胎正常的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條件、才能獲得理想的孵化成績。
一、孵化效果的檢查分析
(一〕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檢查孵化期間鵝胚胎的發育情況,檢查孵化條件是否適宜;同時還可剔除無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地改進孵化條件,提高孵化成績。
在孵化過程中一般照蛋3次,第一次照蛋在6~7天進行,應及時蜴剔除無精蛋、死胚蛋,并檢查種鵝的受精率以及種蛋的保存條件等是否適宜。第二次照蛋在15~16天進行,正常的胚蛋尿囊在小頭“合擾”同時剔除花胚氨第三次照蛋可進行抽樣檢查,作為卵化后期調整孵化條件、按時出殼的參考。通過這次照蛋,根據不同時期胚胎發育的程度,作為調整孵化條件的依據,
(二)蛋重的變化
隨著胚齡的增加,胚蛋由于水分的蒸發,蛋白、蛋黃營養物質的消耗,胚蛋的重量按照一定比例減輕,通常孵化第5天胚蛋減重1.5~2%,第10天減重11~12.5%,出殼時雛鵝的重量為蛋重的62~65%,在孵化過程中可以抽樣稱重測定,根據氣室大小的變化和后期胚胎的形態,了解和判斷相對濕度是否適宜。

(三)死胚的觀察和剖檢
剖解孵化不同日齡檢出的死胚,分析死亡原因,可改進孵化管理,首先觀察胎位是否正常,各組織器官的出現和發育情況,孵化后期還應觀察皮膚、內臟是否充血、出血、水腫等,綜合判斷死亡的原因,必要時將死胚蛋作微生物檢驗,檢查種蛋品質,是否感染有傳染性疾病。
(四)出雛的觀察與檢查
在正常的孵化條件下,孵化29天就可見有啄殼,啄殼后12小時就可見出雛,一般30天的后半天到31天的前半天是出雛的高峰階段,滿31天出雛基本出完。如孵化條件不正常,出雛時間提早或推遲,出雛高峰不明顯,出雛的時間較長,有的甚至到31天還有多數未能出殼,應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從雛鵝外形進行檢查:可從雛鵝的孵黃吸收、臍部愈合情況、絨毛、神態和體形等方面著手。健雛臍部吸收良好,絨毛清潔而有光澤,腹部絨毛干燥復蓋臍部,體型勻稱,強腱有力等,說明孵化條件適宜。弱雛絨毛污亂,臍部愈合不良,卵黃吸收不良,腹部較大,站立不穩。大小下整齊,表明孵化條件不正常。
結合出雛情況的觀察和雛鵝健康狀況的檢查,并與孵化記錄、孵化成績一起分析,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孵化效果。
二、影響孵化率的因素
種蛋的孵化率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孵化條件外有以下因素:
(一)遺傳因素
由于家禽種類、品種(系)的遺傳結構不同,種蛋的孵化效果也有差異。一般蛋用禽的孵化率較高,肉用禽的孵化率較低,近交時孵化率降低,近交系數提高1%,孵化率下降0.4%。
(二)營養水平
鵝蛋的養分是由母鵝將口糧中養分分解轉化而成。胚胎的生長發育必須靠蛋中的養分,特別是日糧中的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更為重要,否則,導致受精率降低,胚胎出現畸形、死亡等,孵化后期無力磁殼、體弱、先天營養不足的死胚明顯增加。
(三)年 齡
孵化率隨母鵝產蛋日齡的增加而降低。青年鵝產的蛋比老年鵝產的蛋孵化率高。
(四)管理水平
鵝舍的溫度、通風,墊草狀況等均與孵化率有關。墊料潮濕,種蛋不及時收集等,導致種蛋較臟,間接地影響孵化率。
 

⑨初生雛鵝的雌雄鑒別
 

雛鵝的性別鑒別在養禽生產上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特別是對種鵝的生產,雌雄分開后可分群飼養或將多余的公鵝及時淘汰處理,能大大降低種鵝的飼養成本,節省開支。
一、翻肛法。
將雛鵝握于左手掌中,用左手的中指和無名指夾住頸口使其腹部向上,然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放在泄殖腔兩側,用力輕輕翻開泄殖腔。如果在泄殖腔口見有螺旋形的突起(陰莖的雛形)即為公鵝;如果看不到螺旋形的突起,只有三角瓣形皺褶,即為母鵝。
二、捏肛法
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在雛鵝頸前分開,握住雛鵝;右手拇指與食指輕輕將泄殖腔兩側捏住,上下或前后稍一揉搓,感到有一個似芝麻;蛴筒俗汛笮〉男⊥黄,尖端可以滑動,根端相對固定,即為公鵝的陰莖;否則為母鵝。
三、頂肛法
左手握住雛鵝,以右手食指和無名指左右夾住雛鵝體側,中指在其肛門外輕輕往上一頂,如感覺有小突起,即為公鵝。頂肛法比捏肛法難于掌握,但熟練以后速度較快。

⑩鵝種蛋孵化效果分析

  為了不斷提高孵化效果,生產更多的健雛,對每批蛋的孵化效果都應進行分析。

  (1)種蛋受精率太低原因主要是有授精能力的公鵝太少,公鵝過老,種蛋保存期過長或貯存條件不好。

  (2)胚胎死亡原因判斷可通過照蛋、毛蛋解剖或煮熟毛蛋后剝殼解剖等方法來分析判斷。

 、偾捌谒劳。一般是指入孵后第10天內胚胎的死亡。多數原因是由于種鵝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D;種蛋貯存時間過久,保存條件差;蛋殼面不清潔,被微生物污染;或由于孵化溫度過高等造成。

 、谥衅谒劳。即指入孵后第ll~16日齡胚胎的死亡。大部分原因是種蛋污穢未消毒;種鵝飼料中缺乏維生素;胚胎軟骨畸形。在這段時間死亡的胚胎,如有水腫現象,往往是由于種鵝缺乏維生素B2;如有尿囊沒有合攏現象,除發育落后外,常因翻蛋不當而造成。

 、酆笃谒劳。常指入孵后第17日齡至出雛胚的死亡。如氣室很小,說明相對濕度過高;如胎胚有明顯充血現象,說明有一段時間高溫;如發育極衰弱緩慢,是因溫度過低造成;如小頭打嘴,則是通風不良而引起。

 、軔炈涝跉。出殼時溫度、濕度過高,通風不良,胚胎軟骨畸形,胎位異常,卵黃囊破裂,頸、腿麻痹軟弱等。

 、萏投春笏劳。雛鵝已啄殼打洞,但未能破殼而致死于殼內。原因多是高溫、高濕、空氣不足。

 、蕹鰵ず笏劳。大部分是由于人工助產不當,也有的是自行出殼,但臍帶流血,或卵黃未吸入,或意外事故如擠壓和被淹等。如雛鵝腹大,則是因濕度過大而溫度過低。如雛鵝釘臍,則是因高溫造成。

  (3)出雛質量情況分析從出雛質量的情況,大致可以說明孵化期間的問題和種蛋的品質。生產實踐中常出現的情況及原因有:

 、倜、雛鵝體瘦小。說明入孵第16~20天溫度過高,或種鵝飼料營養不全。

 、诿、出殼提前,粘毛帶殼。說明溫度過高,濕度不足。

 、垭r鵝瘦小體弱。說明種鵝營養不良、種蛋質量差,或種蛋保存時間過長。

 、茚斈殠Ь。說明孵化后期過熱,濕度不足。

 、蓦r鵝站立不穩,身體軟弱。說明孵化溫度偏低,濕度過高。

 、蕹鲭r提前,時間拖長,殼內有剩余濃蛋白。說明孵化后半期過熱。

 、唠r鵝毛色發白,嘴腳色蒼白。說明種鵝缺乏維生素島。

 、嚯r鵝眼小或多為盲眼。說明種鵝缺乏維生素A。

 、犭r鵝腳短并有畸形。說明種鵝缺乏維生素D或微量元素錳。

 、獬鲭r太晚或出雛時間極不一致。說明孵化溫度過低,或種蛋的日齡不同。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

 

地址: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湖濱北路172號(天衢工業園 公司對過)郵編:253046

電話:0534-2895118  2662109  商務通:13356269608  傳真:2276169 

單位:山東省德州市科裕孵化設備有限公司  公司主管:譚永志

http://www.customknuckle.com Email:keyufuhuaji@sina.com

 

      科裕首頁 | 產品價格 | 公司介紹 | 圖文介紹 | 孵化技術 | 銷售合同 | 聯系我們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